首頁 > 認識國產米 > 良質米介紹
    良質米介紹
back 上一頁 │ 第 1.2.3.4 下一頁 next  
台梗 16
雜交:西元1987年第2期作
選出:西元1989年第2期作
命名推廣:西元1996年第2期作
申請命名單位: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說明:
一、優點:

1.產量高且適應性廣:台梗16號具有高產特性,平均稻穀產量較對照品種台農67號增產5%。第二期作其平均稻穀產量較台農67號增產0.5%。
2.食味品質優良:台梗16號穀粒飽滿,粒型整齊,直鏈性澱粉含量比台農67號低,具有優良且穩定之食味品質。
3.對葉稻熱病與穗稻熱病具抗性。
4.對褐飛蝨具抗性,對斑飛蝨與白背飛蝨具中等抗性,為少數具抗褐飛蝨之水稻品種,一旦推廣,將可有效減少農民管理費用。
5.脫粒性適中:一期作脫粒性檢定台梗16號與台農67號同屬第7級(稍易脫粒性),第二期作同第二期作13.0%,比台農67號少8.3%,可減少機械收穫損失。
6.對氮肥反應適中,並具有較高的日產量效率。

二、缺點:
1.台梗16號對紋枯病及縞葉枯不具抗性,屬中感至極感,對白葉枯病之抗性為中抗至感級,抗性不穩定,因此栽培上應特別注意防治。
2.第二期作之耐寒性較弱,亦即二期作生育後期如逢低溫,可能導致結實率降低。
3.第一期作在重肥下作倒伏性較不穩定, 在倒伏性檢定時,四年檢定結果兩年為直(1)兩年為倒(9),在栽培技術方面應加以注意。
4.稻穀具休眠性,穗上發芽率較低,一期作收穫之稻種如提供二期作種植時, 須加以處理,打破休眠性。

三、針對缺點之補救措施:
1.病蟲害防治方面對於紋枯病、白葉枯病抗性較差,須依照病蟲害預測情報及田間實際發生情形予以適期防治。鑑於田間稻熱病發生之複雜性,栽培時仍應注意於稻熱病嚴重發生時,予以防治。
2.第一期作育苗期及生育初期須注意氣象預報,以防寒害;第二期作應避免晚植,尤以北部及山區栽培更應注意。
3.注意生育前期施肥,以促進分蘗、勵行晒田,生育後期少施氮肥,以免植株過高,發生倒伏。
4.水稻進入糊熟期進行輪灌,使田間保持適當水分,可確保米質,至收穫前七天再行斷水,以利收穫作業。
5.一期作穗上發芽率較低,稻種具休眠性,若第一期作種收穫後即時提供二期作種植時,有種子發不整齊之現象,因此第一期作稻種收穫後,應充分曬乾,使稻穀含水量在13%左右,浸水三至四天,再催一至二天使其發芽整齊。

四、栽培上應注意事項
1.台梗16號為中晚熟水稻,生育日數與台農67號相近,二期作應避免晚植,以減少生育後期因低溫環境,稔實率降低,影響米質與產量。
2.台梗16號之植株型態與台梗2號相近,栽培管理方式可依照台梗2號田間作業進度實施之。
3.台梗16號對部份病蟲害雖具有抗性, 但仍應依病蟲害預測發生警報及田間實際發生情形,依據「植物保護手冊」推薦方法適期進行防治。

 

台中秈 10
 
雜交:西元1974年第1期作
選出:西元1975年第2期作
命名推廣:西元1979年第1期作
申請命名單位: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說明: 高產,直鏈性澱粉含量低,米質優良,抗稻熱病,稍抗褐飛蝨,惟對白葉枯病抵抗性較差,適合中南部地區栽培。
高雄 139
 
雜交:西元1968年第2期作
選出:西元1971年第2期作
命名推廣:西元1975年第1期作
申請命名單位: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說明:高雄139號是由高雄育976號申請命名而來。屬半矮性豐產品種,米質優良,分蘗多,抗稻熱病,不易倒伏,適合機械收穫。
台農 71 號 (益全香米)
雜交:西元1992年第1期作
選出:西元1994年第2期作
命名推廣:西元2000年第2期作
申請命名單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說明:
一、優點:

1.糙米及白米均具有芋頭香味,香味似芋頭而濃郁宜人,與目前國際稻米市場之Basmati (主要產自巴基斯坦及印度)及Jasmine (主要產自泰國)香味不同。是臺灣地區第三個梗型香米品種(前兩個分別為:民國76年由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命名的臺農72號及民國79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的臺梗4號)。
2.米粒外觀優良、米飯黏彈性佳:臺農71號穀粒大而飽滿,糙米外觀良好,米粒透明度佳,無白堊質粒(無心腹背白)。而食用品質品評被評為B級。
3.稻穀產量佳且穩定。
4.較中晚熟品種早熟:臺農71號在梗稻區域試驗中,第一期作平均全生育日數為118天;第二期作為104天。
5.病蟲害之抵抗性表現佳,可減輕對藥物防治的依賴。
6.具耐寒性佳與中等之脫粒性。

二、缺點:
1.倒伏性與穗上發芽:依據為期三年之倒伏性統一檢定圃試驗結果得知,臺農71號在第一、二期作倒伏指數平均為 4.7 與 5.7,穗上發芽率檢定之數據顯示,臺農71號第一期作之平均穗上發芽率比臺梗1號相對偏高;第二期作兩者差異不大。綜合言之,臺農71號較易穗上發芽,尤以第一期作為甚。
2.對對縞葉枯病及褐飛蝨、白背飛蝨等蟲害之抵抗性欠理想,栽培時應注意防治。

三、栽培要點及注意事項:
1.臺農71號為早熟品系,請按早熟稻之栽培管理方式,進行肥料與水份管理。
2.新品種在重氮肥下較易倒伏,避免施用過量氮肥,並於幼穗分化初期適量增施鉀肥;在水分管理方面,能依稻株生育各階段之需水狀況確實做好水份管理,並於生育中期落實曬田工作,以增強稻稈強度;則可降低本新品種之栽培風險。
3.新品種之穀粒大、稻米品質佳且稻穀產量具穩定性,而且在苗期或成株期都具有耐寒能力,很適合第二期作所有的水稻栽培區域推廣栽培;另外新品種穗上發芽性稍強,在收穫期間絕不可遭逢連續雨水。
4.新品種對葉稻熱病具中等抵抗性,對二化螟蟲亦有穩定的抗性,而對斑飛蝨、白葉枯病及紋枯病之抗性均較對照品種臺梗1號佳;但對縞葉枯病及褐飛蝨不具抵抗性,栽培時應注意各地區之水稻病蟲害預測情報,以及田間實際危害情形,給予適時、適藥、適量及適位的防治。
5.香米之香味具揮發性,為確保香味,收穫作業宜適時,乾燥過程不宜過速與過度,建議依現行良質米收穫與乾燥操作方式進行作業,並將稻穀水分維持在14.5-15 %之間,避免儲存於高溫之環境,以確保本品系之香味與食用品質。
6.收穫前勿過早斷水,以免影響米質,最適當之斷水時間約為收穫前7天左右。
7.其他未提及之栽培管理要領可依照一般梗稻栽培方法實施。


back 上一頁 │ 第 1.2.3.4 下一頁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