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選擇現今,做為重現超薄技藝的決定性一刻。這根基於日內瓦頂級製錶廠曾密切參與鑽研這種獨特的專業技術的里程碑,那是在20世紀50∼60年代,當時江詩丹頓自傲地推出全世界尺寸最薄的腕錶錶款。
今日,江詩丹頓再度以這款由品牌自身悠久歷史資產啟發的腕錶,豐富了「Historiques歷史名作」系列。
「Historique Ultra-fine 1955」
歷史名作系列 超薄 1955
手上鍊機械式 1003機芯
全球最薄機芯,厚度僅1.64毫米
機板改採18K金材質製作,且獲頒日內瓦印記「Hallmark of Geneva」
***
江詩丹頓創立於1755年,幾乎可稱為全球最老、且至今仍營運不息的頂級製錶品牌。擁有超過250年持續不輟的製錶專業技藝及作品,在全球鐘錶業界裡擁有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
這項資產豐富華美,且已累積超過250年,各式各樣的時計與機芯,都傲然矗立在它們各自的時代裡。它們是令人驚嘆且無價的傳承,且品牌歷史與整個鐘錶製作歷史緊緊交纏,這正是江詩丹頓長久以來在美學與工藝創造力的最佳見證。
至薄的體型向來不被視為製錶業裡所謂的複雜功能,它亦不比日期或是計時結構般被視為錶上的額外功能。但極難製作是它的天性,它甚至時時將微機械的天限推得更遠更高,有太多製錶業者有意進軍超薄領域,但挑戰成功者寥寥可數。
江詩丹頓所製作的第一款超薄錶出現在19世紀,不過產量最多的時期卻在20世紀;這一百年甚至被稱做超薄錶的「黃金年代golden age」,因為20世紀初期手錶開始大量普及,錶的重量以及厚度立刻成為左右手錶佩戴舒適性的重要因素。
江詩丹頓的資產中有著
異乎尋常的超薄錶款以及不斷創下的超薄紀錄
自19世紀初起,江詩丹頓的文件裡(包括一份由品牌第三代經營者Jacques-Barthelemi Vacheron 寫給合夥人Girod在巴黎的信,郵戳日期是1812年5月18日)重點在超薄錶相關記載,另一封Jacques-Barthelemi Vacheron在1829年1月27日寫給Francois Constantin 的信裡也提到了「數只薄型錶款」的生產。
超薄機芯不斷啟迪著江詩丹頓,讓這家來自於日內瓦的品牌在1981年推出的「Structura」錶款,充滿原創性的設計,把指針安裝在橋板的同側,鑑賞家輕輕鬆鬆就能一窺精巧的機芯結構。
1992年,江詩丹頓把超薄技藝延伸到高複雜功能機芯上,推出全球最薄的三問機芯,厚度僅3.28毫米,再度創下另一項紀錄。
全球最薄機械機芯在江詩丹頓極具歷史背景的L’Ile 廠址中研發
以往在超薄機芯領域裡,有一枚特殊的手上鍊機械機芯始終受到業界及收藏家們的矚目。它的開發始於1952年,在江詩丹頓所擁有的「L’Ile」廠址裡(位於隆河「島」上,江詩丹頓自1875年起就擁有這棟建物)。在1955年江詩丹頓慶祝品牌成立200週年時正式推出,被冠以1003型機芯的編號。
它的直徑為9法分(約21.10毫米),厚度為1.64毫米,嬌小的體積讓它成為當時市場上最小的機械機芯。這款微機械上的傑作由117枚零件共同組成,尺寸與一枚20生丁(2角)的瑞士硬幣相當。
這枚傳奇機芯(其他名廠陸續下單訂購這枚機芯使用即可見一斑)被用於三枚超薄錶殼裡頭,並以4.54毫米厚度創下世界最薄錶的紀錄。這三枚錶在人們心裡留下不朽的印象,正代表了江詩丹頓錶的幾項特徵:圓形、經典、超薄而且極度可靠。
2010年,江詩丹頓選擇讓這款傳奇機芯重新詮釋於三款腕表中之一:把它搭載於「Historique Ultra-fine 1955 歷史名作系列 超薄 1955」錶款中,它是目前全世界最薄的腕錶,厚度僅4.10毫米。
江詩丹頓 歷史名作系列 超薄傳承 The ultra-thin heritage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