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鐘錶作品之所以充滿瑰麗奧妙的吸引力,主因在於它不但富含流傳數百年的製錶技藝,更可加諸製錶以外的多種傳統手工藝,例如寶石鑲嵌、金工雕刻與琺瑯彩繪等,其中色彩最鮮艷好看並且最具藝術本質者非琺瑯彩繪莫屬。這項歷史悠久的裝飾藝術技法,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紀古埃及圖坦卡門(Tutankhamun)王朝時期,及至公元4世紀東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時期達到巔峰,並且自從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中央祭壇背後的不朽鉅作Pala d'Oro(黃金牆面)完成後,琺瑯彩繪技術再也不曾有過重大改革與進步。
其實簡單來說,琺瑯是種有顏色的玻璃,它是玻璃加上鉛、砂、硼砂與石灰加熱後所製成,而它所具有的色彩與光澤,則是調配了各種氧化金屬而成,例如加上錳可變成紫色,添加鈷可形成藍色,加了金則可構成紅色或粉紅色系。因為顏色好壞對於琺瑯作品至關重要,而調配顏色需要長時間經驗累積與傳承,因此彩繪大師通常握有不外傳的顏料配方,以便創製出他人無法摹仿的精彩傑作。經過長時間發展的琺瑯彩繪技法,大致有三種主要製作方式,分別是內填琺瑯、掐絲琺瑯與微繪琺瑯,三者間差別在於內填琺瑯是配合雕工,先在金屬底板上構圖完成後,接著在上面雕刻出所需圖案輪廓,再將顏料填入後燒製完成。其次,最常被使用的掐絲琺瑯作法,同樣要先在金屬底板上繪製草圖,接著使用細如髮絲的金線勾勒出圖案與線條,由於金線極易斷裂所以製作難度很高。金線以接合劑固定於底板後,便可選擇各種顏色釉料填充上去,再經過約攝氏850度高溫燒製,同樣過程重複至少六到七次,掐絲範圍經過多層顏料堆疊,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唯美色彩,才算大功告成。最耗時費工的微繪琺瑯,則是先燒製白色或象牙色底層,再以纖細畫筆沾上釉料,以類似中國工筆畫的方式一筆一毫繪製圖案,其間為了避免釉料遇熱後流動導致不同顏色相互混合,因此一次只能畫上少許釉料與單一顏色後便進行燒製,如此過程反覆數十次不容絲毫錯誤直到圖案完成,最後再鋪上一層透明釉料,燒製完成後還要進行打磨,才能顯現如絲綢般光滑並呈現半透明狀獨特質感的微繪琺瑯工藝。其實無論哪一種製作方式,琺瑯彩繪每個製作過程,無不融合多種古老秘技以及現代技術,而這些技法通常都不外傳,導致人才日漸凋零,只有少數具備天分、肯努力學習並且有幸習得此稀有絕技的大師,孤獨自信地傳承這項絕技!
瑞士製錶重鎮日內瓦,自從十八世紀以來,便隨著製錶業蓬勃發展同時也成為孕育頂尖琺瑯彩繪大師的搖籃,例如1810年代兩大琺瑯製作家族聯手成立的Piguet & Meylan,便為了中國市場,製作出許多精美絕倫的琺瑯彩繪錶款,其中一款心形微繪琺瑯珠寶懷錶在1999年以超過220萬瑞郎高價賣出,創下歷年來懷錶拍賣成交紀錄當中第14名。當然,創立於日內瓦的頂級錶廠江詩丹頓跟百達翡麗,在其悠久歷史當中也不間斷地推出琺瑯彩繪錶款。例如百達翡麗最近一次推出這類作品,是在2008年用掐絲技法所製作以老虎、天堂鳥跟威尼斯面具為主題的彩繪腕錶。
至於江詩丹頓今年推出的Les Univers Infinis系列,簡直可說是彩繪腕錶的活教材,因為該系列不但運用多種彩繪技法製作,更融入金工雕刻、珠寶鑲嵌與機刻圖紋裝飾等技術,集所有傳統工藝於一身。其次,Les Univers Infinis創製靈感擷取自荷蘭畫家埃舍爾的作品,採用獨特平面密鑲棋盤形鑲嵌技法,以飛鴿、魚跟貝殼三種主題繪製於小方塊上面,再用相同主題的小方塊填滿腕錶整個面盤,中間不留一絲空隙堆砌成為面盤圖案。其中,「飛鴿」腕錶以雕刻、內填琺瑯、機刻圖紋跟寶石鑲嵌共多達四種技法完成;「魚」腕錶則融合機刻圖紋裝飾以及掐絲琺瑯兩大工藝;「貝殼」腕錶是雕刻跟內填琺瑯的完美結合,三種款式針對圖案特色各以兩到四種不同技術,才得以完成Les Univers Infinis腕錶系列,讓人得以充分體會琺瑯技法所蘊涵之藝術氣息與工藝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