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親子一起來解開兵馬俑密碼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 兵馬俑 特展」,參觀人潮已突破10萬人次!7月底前更可能突破20萬人次,趁著暑假,把握機會,到史博館解讀神秘的 兵馬俑 密碼。

秦俑熱持續在全球延燒,這次由聯合報系、史博館主辦、台新金控贊助的 兵馬俑 特展,共展出116組珍貴文物,其中引進了完整的 兵馬俑 的軍階與軍種,包括了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騎兵俑等各式真品 兵馬俑 。

策展人何傳坤表示,這些陶俑個個姿態、神情,甚至身上的盔甲、髮飾都不一樣,連同造型優美、比例精確的戰馬、戰車,令人讚嘆兩千多年前的巧手工藝。

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 兵馬俑 ,還有許多謎亟待解開。最引人注目的秦俑本身高大威武,站立者往往身高180公分以上,重量接近兩百公斤,令人好奇這一尊尊龐然大物當時如何製作出來。根據專家研究,秦俑分為頭、手、軀幹三部分,入窯燒製完成後,再像「樂高」玩具一樣組裝起來、上色。其中俑頭是最複雜的,還得先分為前、後兩半製作,合起來後再進一步雕刻髮飾及五官。

大部分的秦俑都是青灰色,不過後來發掘的彩繪俑,紅袍配綠褲等大膽配色令人驚艷,而且使用的自然礦物顏料,顏色豐富、對比強烈,而從彩繪俑身上,專家還發現一種人造的紫色顏料。

兵馬俑 是護衛秦始皇陵的雄兵,這支精良軍隊分為步兵、車兵、騎兵三種軍種,其中步兵數量最多。要分辨這群地下兵團,誰是長官、誰是小兵,也有訣竅;若頭上戴冠,就是將領階級,而戴著布帽或是梳扁髻、圓髻,就是武士。

製作費工的秦俑,連手上的兵器也大有文章, 兵馬俑 坑曾挖出一把被陶俑碎片壓住而彎曲的青銅劍,在清理乾淨後,立刻恢復原先的模樣,而且儘管歷經兩千多年,考古人員曾拿一把普通的秦劍,竟然可以輕鬆的穿透19張紙。

秦代的兵器不管是箭頭、刀劍,殺傷力強,令人見識了當年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對後代人在秦軍的裝備、兵種、軍事制度等提供了絕佳的研究材料。

 

【2007-07-07/聯合晚報/10版/藝文放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