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活動資訊 > 相關新聞 > 新聞內容頁
    台灣好米活動相關新聞報導
NEWS 〈吃飯學問大〉如何選米


記者 邵冰如/報導

 

一分錢一分貨,羊毛出在羊身上,千萬別被低廉的價格和贈品蒙住你的眼!買米時切記仔細觀察包裝袋內的米粒是否充實飽滿?大小顆粒是否均一完整?米粒是否透明有光澤?如果米粒泛黃,或是有斑痕和斷裂的米粒太多,都表示品質不良。

◎如何貯米

台灣氣候高溫多溼,白米儲存一不小心就會變質;通常未開封的真空包裝米,放進冰箱冷藏可保存八個月,室溫下約五個月。非真空的小包米,未開封放冷藏室,可保存三個月,如果在室溫中儲存,夏季約可保存一個月,冬季兩個月。

現代人煮飯機會少,購買小包米時,一定要考慮食用進度,不要一次買太多,開封後不能在短期內吃完的白米,一定要放進冰箱,才能確保白米的新鮮和口感。

◎怎麼煮才好吃

洗米:洗米是為了洗去米粒的異味和雜質,但異味混入水中,會被米粒吸附,部分營養也會流失;因此洗的時間愈久,米粒吸附異味愈多、營養也流失愈多,一般來說,洗米動作要輕且快,洗個兩三次就夠了。

加水:洗好的米該加多少水?要考慮米本身的含水量、新舊米吸水效率等,一般煮飯時,米和水的比率為1:1.2,1杯米加1.2杯水,新米可酌減水量為1.1杯,舊米則增加到1.3杯到1.4杯水。

浸水:浸水可使水分充分進入米中,活化米粒中的澱粉酵素,增加飯粒的甘甜味和黏彈性。所以煮飯前最好先浸水約2小時,也可改用50℃的溫水浸米,時間縮短為30分鐘。

燜蒸:電鍋或電子鍋的煮飯功能完成後,千萬別急著開蓋,最好再燜10到15分鐘,利用鍋內餘溫,讓米粒間殘最高貴

◎今年冠軍米

沒錯!就是這一包,上周剛出爐的2005年全國冠軍米,是來自台東池上,種田35年的阿美族農民林龍星的心血結晶,他一生與土地為伍,不放棄、不偷懶,用汗水澆灌,用愛心收割,終於種出最頂級的冠軍米,拍賣價100公斤111萬元,圖中這包才1公斤,可要11,100元啊!

◎最芳香 益全香米

堪稱稻米界的「台灣之光」,是台灣國寶級的稻米專家郭益全博士,帶著研究團隊,以日系涓光品種改良育種,經過長達九年的努力,才培育出的上好香米品種,於五年前問世。特色是具有濃郁芋頭香氣,米粒飽滿香Q,有如珍珠。

推薦:大廣香米,每包2公斤,200元。

◎最好吃 台禾更九號

是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結合日本越光米和台灣秈稻,研究十多年才培育成功的絕佳品種,口感最Q,黏彈性都一流,是製作頂級壽司的首選白米。台禾更九號的白粉質比較高,米粒潔白飽滿,在一些稻米達人眼中,台禾更九號是最好吃的米。

推薦:大橋台禾更九號壽司米,每包1公斤,170元。

◎最剔透 台禾更二號

顆粒大,因為含有豐富的凝膠延展性,粒粒晶瑩剔透,這幾年非常受農民歡迎,有特別的米飯香,整鍋米飯剛煮好時,會閃閃發光。今年的冠軍米大賽,很多參賽者推出的都是台禾更二號,讓評審會場一陣閃亮呢!推薦:池上鄉農會的「池農米」,每包1.5公斤,350元。

◎最新鮮 高雄139號

新興的稻米品種,最適合東台灣的好山好水種植。米粒比較瘦長,但有一種特別的新鮮香氣,而且有彈牙的Q度。台灣米去年起,重新外銷暌違30多年的日本市場,就是這種米。

推薦:花蓮富里鄉農會「富麗出口米」,每包2公斤,170元。

◎最清淨 有機米

現代人的飲食講究自然無污染,有機農產品賣得嗄嗄叫;有機米的栽種更強調完全自然農法,沒有半點化學藥物和肥料,吃起來會格外甘甜。

推薦:銀川有機米,每包2公斤,215元。

◎最時髦 越光米

不管你哈不哈日,絕對沒法否定日本「越光米」的頂級質感,幾十年前,這可是日本天皇御用的貢米。如今台灣稻農引進種植成功,價格比日本進口的越光米便宜許多,但米粒一樣香Q,還有彈牙口感,即使是冷飯也一樣好吃。

推薦:大橋牌「食味一番」越光米,每包1.5公斤,250元。

◎最漂亮 台禾更八號

米粒大顆、完整,亮度好,煮出的白飯,漂亮得讓人想拍照。宜蘭五結鄉農民很會種台禾更八號,今年更引進風乾法保持稻米原味,這可是仿照日本北海道的手法,讓稻穀在自然風的吹拂下,耗時八天,慢慢逼出水分,保住米粒中的香甜,不同於一般的烘乾法,只需時一天。

推薦:宜蘭五結農會「夢鮮米」,每包2公斤,180元。

◎最營養 發芽米

近年最時髦健康的稻米品種,它和傳統的糙米、胚芽米不同,是採用純淨無污染的良質糙米,經過恆溫發芽的米。米芽中含有非常豐富的r-氨基丁酸、IP6、食物纖維,以及維他命B群。現在更開發出發芽米麩、發芽爆米花等副產品,是非常健康的米點心喲!

推薦:板橋農會「發芽米」,每包1公斤,110元。

餘的水分達到均衡。然後把整鍋飯翻鬆,再蓋回鍋蓋,讓多餘水分蒸發掉(約5分鐘),飯粒會香Q發亮,不配菜也很好吃喲!

◎稻米類型小常識

你還用「蓬萊米」、「在來米」區分米嗎?錯,錯,錯,請改用「禾更米」和「秈米」吧!原來一百多年前的台灣稻米只有「秈稻」品種,米粒體型長、口感乾鬆,但日據時代,日本人愛吃較軟黏的「禾更稻」,於是1927年引進禾更稻品種,然後把台灣的秈米稱為「在來米」(「本地米」之意),而日本引進的禾更米,取名「蓬萊米」(「來自蓬萊仙島的米」之意)。但隨著台灣稻農驚人的育種能力,我們現在吃的禾更米,全已是台灣自行育種的「本地米」,是道地的「在來米」。而「蓬萊米」這個代表外來種的名字,也不再適用於現在的台灣禾更米啦。

【2005-09-10/聯合報/E2版/生活live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