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04•2011.7 月號 訂閱 / 取消 電子報  
陀飛輪框架
 
陀飛輪罩籠
 
江詩丹頓與陀飛輪發展-Part I
 

在鐘錶發展的數百年歷史當中,追求極高精確度,向來是每位製錶師主要的工作課題之一,因此有許多偉大的鐘錶創作,便因此應運而生流傳百年,為製錶工藝揮灑出一片壯闊亮麗氣象萬千的收藏天地。在這片眾星閃耀的迷人天地裡,陀飛輪(Tourbillob)擒縱裝置因為困難度、故事性、視覺效果跟藝術性,可以說是個最受矚目的超級巨星!

源自於對精確度高度追求
有鐘錶之父美稱的亞伯拉罕 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為提高精確度,在1795年首度提出陀飛輪之概念,經過多年研究確定這個想法具體可行之後,接著在1801年取得法國專利。寶璣大師之所以會有這項偉大發明,根源於要改善地心引力對鐘錶精準度的影響。話說機芯裡有個控制精準度的心臟機構,它由平衡擺輪、游絲、擒縱叉跟擒縱輪...等零件所組成,稱之為擒縱裝置,基本動作原理是依賴平衡擺輪(機芯上會左右擺動的黃銅色輪子),擺動速率均等且左右擺幅一致來達成所要求的高精準度。試著想像,當人們將懷錶置於口袋或佩掛腰際時,這個擒縱機構是跟地面呈垂直狀態,也就是說左右擺動的平衡擺輪跟地面呈垂直,如此一來其擺動速率跟幅度,必定會受到地心引力影響進而產生誤差。

高難度且製作費時的旋轉機構
針對這問題,寶璣大師構思出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法,就是陀飛輪旋轉機構。做法是利用一個框架(cage),將整個擒縱機構包覆其中然後再驅動它作360度旋轉,因此平衡擺輪在每一度角皆平均地受到地心引力之影響,於是總合影響為零。換句話說,在理想狀態下,陀飛輪機構將可完全免除地心引力影響,達到高精準度要求。但是這說來簡單的運作原理,真要付諸實現且運作精準,背後可需要大師手藝並付出可觀的時間精神費心製作。尤其在兩百年前沒有任何現代科技輔助之下,試想,將機芯的心臟部位置入金屬框架再驅動旋轉,簡直是不可能任務。所以寶璣大師的工坊,在長約23年時間裡,僅完成35個陀飛輪鐘錶作品,製作難度由此可見一斑。

江詩丹頓開啟陀飛輪黃金年代
由於製作難度高而且在提升精準度方面成效卓著,促使各大錶廠競相投入研究製作,於是陀飛輪成為錶廠展現技藝以及參加天文台競賽的強兵利器。而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在1850年代,製作出一只直徑56mm的18K金陀飛輪天文台錶,具備最早期的免鑰匙上鍊機構,複雜的Earnshaw衝擊式擒縱以及一分鐘陀飛輪,立即以高超技藝撼動錶壇,成為繼寶璣之後,最早在陀飛輪獲致重大成果的高級品牌,也帶動諸如芝柏(Girard-Perregaux)、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跟雅典(Ulysse Nardin)等錶廠,相繼投入該領域之研發製作,開創後寶璣時期陀飛輪發展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