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台灣

香味有層次 反映產地風土
 

歐式經典甜點 少了它不行

三聚氰胺引發的飲食風暴,讓我們覺悟到,現代人吃進太多人工香料和添加物。以香草為例,市面上有許多香草口味的食物,但這些是真的香草嗎?請和我們一起探索香草真滋味。

【文/趙敏夙】

香味有層次 反映產地風土

香草是香草蘭的豆莢,而香草蘭是蘭花草本植物類的一種。真正的香草豆莢風味,味道狂野、悠長,有層次,可以留在手上和鼻息間很長一段時間,往往和多數人熟悉的香草味道不同。

香味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帶有強烈的花香氣息,第二層釋放出熱帶的香料味道,如丁香、八角、胡椒,第三層有時帶著似木頭、皮革或菸草的風味。

不同產區的香草香氣各異,反映產地風土氣候的差異。例如來自馬達加斯加的波本香草豆莢色澤濃黑,具典型的香草特質,也是國際上最受歡迎的香草。它有濃烈的花香氣息,誘人的可可、巧克力風味,比其他香草品種香甜,因此常用於冰淇淋或西點烘焙中。至於墨西哥香草具丁香、香料的氣息,除了甜點,還適合做熱廚料理。大溪地香草有濃烈的八角香,不少酒精性飲料都喜歡添加。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香草則融合木質、皮革和碳烤胡桃的風味。

歐式經典甜點 少了它不行

歐洲很多經典甜點都和香草有關,法國波爾多的Cannele(卡娜蕾或可麗露)是其一。Cannele混合了香草與蘭姆酒,當初是波爾多的神職人員為接濟貧苦人家,要求進港的船員把因長途運輸而沒有價值的香草、糖和蘭姆酒施捨給他們,再混合雞蛋和麵粉做出這流傳百年的甜點。

焦糖布丁(Creme Brulee)也是十分經典的香草甜點,薄脆的焦糖表面下,是比一般更濃郁的法式香草蛋奶醬。雙倍的雞蛋、奶油與糖,香草則扮演去膩和增香的重要角色,這些元素讓法式香草(French Vanilla)成為最能表現香草風味的專有名詞。其他如泡芙裡的卡士達餡(Custard),傳統道地的義大利鮮奶酪(Panacotta)和頂級莊園巧克力等也要添加天然香草。

自製香草糖漿 小兵立大功

想留住香草迷人的味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一罐香草糖漿。我特別請四季洪工作室的主廚洪守成示範,他用一根香草,250cc的水,25公克的糖和少許柳橙汁,煮沸,放涼,就是百變香草糖漿。有了它,舉凡切盤水果、吃鬆餅、冰淇淋或喝咖啡時淋上些許,普通的點心也變得華麗起來。

他還貢獻一道私房香草食譜:秋冬盛產柳橙,只要用錫箔紙包新鮮的柳橙果肉和葡萄柚果肉,淋上香草糖漿,放入烤箱,以180度烤10分鐘即可出爐。再蓋上一球香草冰淇淋,美味相乘。

另一道香草蛋糕也名符其實,不僅外觀斜倚一根貨真價實的馬達加斯加香草莢,香氣逼人。切開蛋糕,蛋糕內密布黑色星子般的香草籽,夾層裡的洋梨也散發香草醺醺然的氣息。原來他取下香草籽後,再用香草莢煮洋梨,浸泡至入味,一點都不浪費。

香草籽富油脂,看似細微不足道,但是香草蘭的精華,能保留最多天然香味,香草莢則多帶著一點木質味道。洋梨有股淡淡花香,低調不搶味,成為最適合盛載香草的媒介。

       
BMW 台灣 回到頁首 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