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經發酵而製成的製品,即帶有醍醐味

鮮乳小記
古代飲食把至高無上的美味,比喻為醍醐味,過去很多人不了解,現代人們才知道,原來牛乳經發酵而製成的製品,即帶有醍醐味,有人則把精製起司稱為醍醐。

公元前2千年,阿拉伯人將牛乳置於羊胃皮壺,因牛乳與羊胃酵素分解作用,造成凝固,這就是起司的來源。

傳說中,優酪乳起自中亞地區,古埃及將他當靈藥及化妝品,連默罕默德、佛陀都運用優酪乳信服信者。

鮮乳是一個被人類攝取食用數千年的一種食品,是人類進入畜牧時代之後,取得的重要資源。因為其風味醇美且營養豐富,所以流傳至全世界。

相傳佛教始祖釋牟尼年輕時為了學道,曾在深山中的菩堤樹下修習絕食的種種苦行,後因無法解除煩惱妄想與情慾生死,這才領悟到即使將肉體壓迫至最極限,也不能獲得心靈上清淨。 於是,釋迦牟尼來到一處河邊想清洗滿身的污垢,但實在太虛弱而昏倒,此時,適逢一位牧羊女經過,就把他喚醒、扶回家中,每天煮鮮乳粥餵他,就這樣釋迦牟尼在鮮乳粥的調養下,恢復體力,心靈也因為這場大病而有所領悟。後來釋迦牟尼讚美牛乳是「保健食糧、能增進體力、美化皮膚病,並賦於生活樂趣」。
據印度神話中記載,地球上先創有七海,即鹽之海、砂糖之海、酒之海、水之海、乳之海、乳漿之海、乳酪之海。這七海中有三種與牛乳有關,而且從乳之海中,能蘊育出吉祥天女、甘露和如意聖牛。

而其他各民族因其生活習慣,發展出多種饒富地方風味的乳品,如蒙古遊牧民族最愛—酥油茶,新疆的奶茶,阿拉伯的乳酪,成吉思汗的發酵乳—今日優酪乳的始祖。

在元朝,成吉思汗出征歐洲前,命令蒙古士兵將馬乳或牛乳在日光下曝露,把水份蒸乾,製成乳餅,然後將乳餅放在皮袋中,並灌入水,帶在身上,行軍途中,袋中乳餅逐漸溶解發酵,形成一種特殊的天然發酵乳。這種發酵乳,不但成為蒙古軍重要的日常飲料,還被當作常備藥品使用,傳說在兩軍開戰前,把它趿灑在軍旗上還能預祝勝利,蒙古征服歐洲之後,當時的歐洲人發覺蒙古軍常飲用的發酵乳,是使蒙古軍如此強悍的原因,於是歐洲人也開始試吃。

而牛乳的低溫殺菌法是法國細菌學家-巴士德(Pasteurization),在研究抑制葡萄酒異常發酵時發現的,以後才用於牛乳殺菌。
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開港之後,來台的傳教士日益增加。這些異國人士並不適應台灣的飲食習慣。為了解決食的問題,在台北與淡水兩個地方,曾經用黃牛來擠奶,提供給來台傳教士飲用。

日本人來台之後,積極地致力於畜牧的改良,並自日本輸入乳用的荷蘭牛。日治時期,日本人為改良乳牛,曾於1896年自蘇格蘭引入入愛爾夏種(Ayrshire)的乳牛,1902年又自澳洲輸進乳牛,以便進行改良乳牛的試驗。結果均因耐熱性弱,抗病力低,在水土不服之下,患壁蝨熱病而死改計劃暫時停擺。

1912年又自印度孟買輸入乳用牛,結果乳產量不錯,日後陸續引進,使台灣的乳牛業有了新的生機。不過,日治時代喝鮮乳的人口佔極少數,所以台灣的乳牛數量也相當有限,每年的平均頭數不到一千頭,1942年最多也二千三百隻而已。

1997年時,台灣的乳牛增加到約有6.4萬頭,而每頭乳牛每天分泌乳汁約17公斤,泌乳期約300天,分娩後5-7天所分泌的乳汁,稱作初乳,專供小牛吮食的,酪農每天早晚各擠乳一次,即使年節假日也不能停,可謂滴滴皆辛苦。根據計算,每頭乳牛每年泌乳約5千至6千公升,每人每天飲用鮮乳一盒,一頭牛足夠供應70-80人份的一年鮮乳消耗量。 而現在,在政府及和相關單位的努力下,牛隻平均泌乳量已逐年增加,尤其是參與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後(DHI)的牛隻,平均已達7,275公斤,甚至已有優秀酪農戶飼育出年產達14,606公斤之天噸乳牛(Ten Tons),以一年305天之泌乳天數算來,一頭牛平均日產47.9公斤,可生產坊間250c.c.裝鮮乳192瓶。

經過不斷的改良,鮮乳成為所有畜牧地區必有的飲品。每一種牛乳,在擠下後,都要經殺菌處理才能供人飲用,不管是哪一種品牌,凡是牛乳的容器或紙盒上,標示有鮮乳者,都一定是純鮮乳,即使其中含一滴水,都不合格,包括乳品衛生、乳成分、細菌數、製造方法、儲藏或販賣溫度、容器標示要領,乃至字體大小,食品衛生法均有詳細規定,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食品像牛乳這樣受重視。

除了直接作為飲品的鮮乳之外,亦被使用做成其他種類的乳製品,包括可以直接食用的乳製品,或是再用以製作其他食物的半成品。最常見的有乳酪(Cheese)、優格(Yogurt)等等經過熟成或是發酵的食品,乳酪本身更有數百種型式,造就了數不清的料理。除了再製品之外,鮮乳本身也常常用來增添料理的風味,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