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S LAW – (3):逆風的一小步,是順風時的兩大步!
當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08年狂洩37%,有61家風雲企業貫徹了三條贏家法則,因而異軍突起、股價逆勢上揚,平均增值高達24%!面對景氣寒冬,他們不但沒有選擇冬眠,反而更加積極開發商機、擴大市占率,提前為景氣回春布局。
遇上不景氣,大多企業的本能反應就是保守固本、苦撐待變。畢竟當整體市場衰退時,能夠運用的資源相對有限,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一時間裁員、減薪、減少投資、縮小研發規模、停止擴張性支出等保守措施蔚為主流。
這些固然是求存的必要手段,然值此市場板塊大幅重組的時刻,少數獨具慧眼的企業反而選擇積極進攻,趁競爭對手自顧不暇之際大舉擴張市占率,讓市場重新洗牌,強化企業競爭優勢。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調查,在2008年股價逆勢上漲超過5%的風雲企業中,有近四成採取了「拓展商機」的積極策略,實踐股神巴菲特「在眾人害怕時要貪婪」的銘言,在逆流中穩步前進。
在百業蕭條中要逆勢成長絕非易事,IBM深入訪談61家風雲企業後,歸納出三個足為借鏡的拓展商機策略。首先,是積極擴大市占率。無論是在競爭對手也處於相對弱勢時一舉出擊,或如電信巨擘Voldafone將資源投入到高成長性的亞洲、東歐與拉美新興市場,都是擴張版圖、厚植實力的做法。
其次,在這個時間點,企業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招募關鍵人才、購置資產與建置基礎設施,或是進行組織流程的改造,為景氣回暖預作準備,在機會來臨時,快一步搶得制高點。如台灣某家銀行即於去年進行了機房搬遷工程,並結合IBM綠色節能機房的概念,除使原先老舊的資訊機房更能因應未來需求外,還達成了能源節約的效益,降低每月電費支出。
最後,逆勢成長更需要持續投入創新,在市場重新洗牌的時刻找到自我定位,甚至打破遊戲規則、創造新的產業標準與獲利模式。即使只是流程的調整或是服務內容的升級,在不景氣的整體環境中,往往能夠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幫助企業提高當下市佔率並進而在景氣回溫時搶佔先機。永遠保持飢渴,才能在危機中看見商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