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導
曾來台徵京劇演員 太陽飆創意 藍海策略典範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觀賞太陽劇團,看到了藍海策略。席捲全球的暢銷書「藍海策略」在第一章,即以太陽劇團(太陽馬戲團)為例,剖析何為超越競爭的藍海策略。
一九八四年,廿位出身魁北克的街頭雜耍藝人,體認到傳統馬戲團已沒落,他們創辦的太陽劇團,想徹底跳脫同行競爭另闢蹊徑。
「藍海策略」一書分析,太陽劇團的策略之一是:「消除」傳統馬戲的動物表演、打破現行的產業結構,中場休息時也不會有叫賣的小販;其次,「減少」特技表演帶來的過度刺激,以幽默感取代觀眾擔心表演者隨時可能出意外的驚恐。第三,創造同業沒有提供的價值,招募體操、游泳及跳水等專業運動員,讓他們轉型成為表演藝術家。
太陽劇團運用炫目的燈光、華麗的服飾、撼人的音樂,創造出感官全新體驗。因而吸引許多成年觀眾及企業、團體成為忠實觀眾,並掙脫傳統「馬戲是給小孩看」的桎梏,締造出一片藍海。
兩年前,太陽劇團導演羅柏利帕殊曾為該團耗資十億美元的新作「 KA 」來台徵選具京劇功底的演員。當時擔任太陽劇團全球徵角台灣區活動夥伴的劇場導演李立亨說,連羅柏利帕殊都坦承,他很驚訝,像太陽這樣有成就的劇團竟敢推翻過去的成功案例,勇於實驗創新。
傳統馬戲團多在街頭表演,觀眾是流動的,必須帶給觀眾不斷的驚喜,才能吸引觀眾。李立亨說,太陽劇團深諳不斷製造驚喜之道,懂得運用挑高廿餘米大帳篷的空間優勢,變化出走鋼索、空中飛人等高空舞台情境,並即興與觀眾互動、即時性變化表演,「每場表演都不會重複」讓觀眾驚喜連連。
李立亨說,近年來台灣一直在談文化創意產業,但總是囿於平面的「設計」產業,不像太陽劇團是將文創產業「立體化」,它的表演涵蓋了設計、服裝、燈光、音響,打破娛樂與文化的界限。 【2008-02-26/聯合報/A3版/焦點】